合格性考试干货高中地理会考全部知识点可

白癜风现在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

温馨提醒:为了保证大家可以及时看见小轻松老师的推送,可将“轻轻松松学地理”设为星标(或者置顶)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小轻松老师的推送哦,看完如果能够给小轻松老师来个“赞”和“在看”那小轻松老师将会浑身充满力量,为大家奉送更多精彩的地理资讯和材料!

《地理1》

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

1.八大行星的公转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⑴宇宙环境:①公转轨道固定→互不干扰,安全;

②太阳光照条件相对稳定。

⑵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温度条件适中→液态水;

②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生存及昼夜温差不大的大气层;

③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球表面温度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产生水能、风能和洋流能。

(2)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①一部分直接来自太阳能:如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太阳能干燥器等。②另一部分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如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4.太阳的大气分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5.太阳活动的形式:黑子(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日珥和耀斑、太阳风

太阳活动周期性:11年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①影响气候(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②扰乱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③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④两极地区产生极光次数增多。

6.地球自转:①方向:自西向东

②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太阳日)24小时

③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表面的角速度处处相等;

线速度,除两极点外,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反之,线速度越小。

7.地球公转:①方向:自西向东

②周期:(恒星年)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日5时48分46秒

③速度:1月初,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

8月初,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

8.昼夜交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

9.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东经°地方的地方时间。

10.区时计算:⑴地方时:东早西迟。

⑵区时划分:以经度每15度范围作为1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东西十二区。

⑶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⑷相邻时区间的时差为1小时,东加西减。

⑸国际日期变更线:理论上与度经线重合,实际上并不重合。当由西向东跨越日期变更线时,必须将日期减一天:反之,由东向西跨越日期变更线时,就必须加一天。

*补充:①地方时换算原理:地球自转速度15°/小时、4分钟/度。

②计算经度差的方法:同减异加。

③时区的计算方法:所在时区序号=该地经度÷15=商+余教。

若余数小于7.5°,则商数即为所求时区的序号;

若余数大于7.5°,则所求时区序号为商数加1。

④某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时区号*15°。

⑤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

11.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

例如:在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显著;在南半球,河流左岸冲刷显著。

洋流的流向也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

大气运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比较明显,如风带风向;气旋、反气旋的流向等。

12.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先从赤道向北回归线、再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再向下移至南回归线、再回到赤道。

13.昼长夜短的变化:①夏半年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相反;

②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③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④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②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14.四季更替原因:黄赤交角存在。

15.地球的圈层结构:从地心向地表依次为地核、地幔和地壳。

①横向上,地壳可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其中大洋地壳远比大陆地壳薄。纵向上,地壳的上层为硅铝层,下层为硅镁层,硅铝层在大洋中很薄甚至缺失。

②地幔中有一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③地核由铁和镍组成,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16.岩石圈:软流层以上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被称为岩石圈。

专题二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三大类岩石:

类型

形成过程

常见岩石

岩浆岩

侵入岩

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

花岗岩

喷出岩

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玄武岩、流纹岩

沉积岩

已经形成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石灰岩、页岩、

砂岩、砾岩

特征:岩层(层理)和化石(包括生物的遗体和遗迹),分别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变质岩

原有岩石在地壳深处承受着高压,并受到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作用,岩石的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形成新的岩石

大理岩(石灰岩)、板岩(页岩)、石英岩(砂岩)、片麻岩

2.三大类岩石与岩浆间相互转化关系(图略):

3.地质作用: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能量来自地球内能。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能量来自太阳能。

4.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褶皱

岩层形态

未侵蚀的地表形态

地形倒置现象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与人类生产关系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成为山岭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储油气构造建隧道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成为谷地

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储存地下水

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

地垒:华山、庐山、泰山、峨眉山等;地堑: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东非大裂谷等

工程建设遇断层须加固或避开

5.六大板块:①太平洋板块(几乎完全是海洋);②印度洋板块;③亚欧板块;④美洲板块;⑤非洲板块;⑥南极洲板块。

6.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分布区

外力作用形式

侵蚀地貌

沉积地貌

主要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流水

沟谷(v型)、瀑布、峡谷,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冲积扇(山前)、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干旱地区

风力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

沙丘、沙垄

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冰川

U谷、冰斗、刃脊、角峰

欧洲的地貌大多受到冰川的作用;

特别注意:黄土高原的形成是风力堆积作用,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人类活动也是属于外力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

7.大气的受热过程:

①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具有选择性,如: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反射:(云和固体尘埃)无选择性。

散射:(空气质点和固体杂质)具有选择性,如:可见光中蓝、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8.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①形成: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大气的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使得在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在近地面上受热处形成低气压、冷却处形成高气压;在高空上受热处形成了高气压、冷却处形成了低气压),进而使得同一水平面上的大气产生了水平运动(方向是从高压向低压),从而形成了环流。

②实例: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从郊区吹向城市)。

9.三圈环流:

(1)名称与成因:①低纬环流(0°~30°,热力环流)②中纬环流(30°~60°,动力环流)③高纬环流(60°~90°,热力环流)

(2)方向:低纬环流与高纬环流的方向相同,与中纬环流的方向相反;

(3)上升和下沉气流的成因:①赤道的上升气流和两极的下沉气流——热力原因形成;

②30°的下沉气流和60°的上升气流——动力力原因形成;

(4)地表与高空的气压、风向相反。

(5)表现:在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6)意义:①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水热平衡。

②形成天气和气候的基础。

10.气压带与风带:

气压带的成因:一是由于冷热不均的热力原因引起的,如: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一是由于气流被迫上升或堆积下沉的动力原因引起的,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一致的,移动5~10个纬度,12月22日至次年6月22日,向北移动;6月22日至12月22日,向南移动。但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要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1.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①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全年都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纬20°~30°大陆内部、大陆西岸

全年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全年都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②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形成的气候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之间

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可分干湿两季

12.季风的形成原因: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重要原因):例如:东亚季风(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区,原因是东亚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差异十分显著。)东亚的冬季风是因为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之间形成的西北季风,夏季风是因为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和夏威夷高压之间形成的东南季风。

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例如:南亚季风的夏季风——西南季风(注意:南亚的季风形成原因包括上述季风形成的两个原因。)南亚的冬季风是东北季风,夏季风是西南季风,它是因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改为向右偏转而成的。

一般而言,冬季风是从高纬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寒冷(温暖)干燥的;而夏季风则是从低纬海洋吹向陆地,性质是高温(温暖)湿润的。

13.主要天气系统的特点:

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I.冷锋与天气

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

天气:过境时,暖气团被迫上升,会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

典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暴天气,以及冬季的寒潮,属冷锋天气。

II.暖锋与天气

概念: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暖锋。

天气:当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形成连续性降水

典例:春季,长江以南和东北地区,常有暖锋活动。

III.静止锋与天气

概念:准静止锋是指移动幅度很小的锋。

天气: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典例: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就是准静止锋造成的;

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气压状况分为:低气压和高气压。

气流状况分为:气旋和反气旋。

⑴气旋:是低气压,气流运动方向是呈逆时针辐合上升(南半球是顺时针辐合上升)。

天气:由于其中心气流是上升的,所以出现阴雨天气。

实例:台风。

⑵反气旋:是高气压,气流运动方向是呈顺时针辐散下沉(南半球是逆时针辐散下沉)。

天气:因为中心气流下沉,所以天气晴朗。

实例: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天气和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14.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和主要环节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发生领域

海洋和陆地之间

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

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

主要环节及示意图

特点

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

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

典例

长江参与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夏季风参与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降落在海洋上的雨水

15.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①维持全球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

②促使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

③影响全球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16.不同性质的洋流

洋流

流向

水温

海水等温线表达图及寒暖流分布

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举例

暖流

一般从低纬流向高纬

比流经的海区水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

增温增湿

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寒流

一般从高纬流向低纬

比流经的海区水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

降温减湿

秘鲁寒流对南美洲西海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产生影响

17.世界洋流

洋流及其分布规律:

①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北半球是顺时针,南半球是逆时针;

②中高纬度大洋环流:北半球是逆时针,南半球形成了环球性西风漂流;

③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冬季形成逆时针洋流,夏季形成顺时针洋流。

18.洋流的地理意义:

①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起到增温增湿,寒流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实例: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也是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秘鲁沿岸的荒漠带是受到秘鲁寒流的影响;非洲西南沿岸的的荒漠受到本格拉寒流的影响;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荒漠受到了西澳大利亚寒流的作用。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四大渔场的形成: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引起上下翻腾,把下层丰富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秘鲁渔场(秘鲁上升流把下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加快了原污染海域的净化,但是扩大了污染范围。

④对海洋运输的影响

顺流快,逆流慢。

专题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土壤、水、大气和生物等。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①生产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②平衡功能: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

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a.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相协调一致;

b.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c.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4.陆地自然带

5.自然带分布的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⑴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其中在低纬度和高纬度最为显著。

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差异,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⑵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是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其中在北半球中纬度最显著。

具体表现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形成基础是水分的差异,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⑶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是垂直方向更替,其中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山地最为显著。

关于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中,一般山地的迎风坡自然带的分布界线偏高(迎风坡上水分和热量丰富),而雪线则是在迎风坡低(因为在迎风坡上降水多)。

形成基础是水分和热量状况,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低。

专题四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聚落:

①概念: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而聚居的场所,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②分布特点:我国北方平原,村落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人数比较多;南方丘陵地区,村落规模一般比较小,分布相对分散,聚居人数少;河网密度大的平原地区,村落多呈带状。

2.交通线路:

布局

形态

走向

山区

密度高

网状

限制少,造价低

平原

密度低

线状(山区呈“之”字形)

多沿河谷延伸

3.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⑴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时期。

⑵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全球变暖)的影响:

①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增加了自然资源的开发难度。

②加剧了自然灾害。

③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将有大量物种灭绝。

④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⑤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地理2》

专题一人口与城市

1.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对比为例

发展中国家:大多面临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以及0~14岁的儿童比重过大等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青少年及儿童的比例过大,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赞成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降低过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普遍面临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一些发达国家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并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2.人口增长模式

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②“高低高”模式(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3.人口迁移

I.概念: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

II.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

(1)人口迁入的原因(“拉力”因素):①经济发达;②劳力短缺;③较好生活条件;④较多的就业机会;⑤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

(2)人口迁出的原因(“推力”因素):①人口增长快,劳力过剩②经济发展慢③生活条件差;④环境恶劣。

其他因素:1)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

2)政治因素:国家政策、战争等;

3)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III.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人口迁出地

人口迁入地

有利

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的联系;②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③改善了农村经济,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④缓解农村地区的人地矛盾,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⑤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①提供丰富廉价劳动力,有利于荒地的开垦、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发展;②促进商品流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展;③大量人口迁入城市地区,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建设用地增加,提高了城市化水平;④促进人才和科技交流、文化扩散和传播及新文化区的形成,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巩固了国防

不利

①劳动力和人才外流,造成迁出地劳动力短缺;②农村养老(空巢老人)问题、儿童教育管理(留守子女)问题、土地抛荒问题等

①大量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交通、住房等压力;②加剧城市和工矿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③加大教育、卫生、住房、就业、交通压力,社会治安管理的难度,造成社会经济秩序混乱;④造成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⑤城市土地、水、能源等资源短缺,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

4.环境人口容量: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也称为环境承载力。5.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即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

6.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①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正相关)

②科技水平越高,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越大,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获取的资源数量越多、利用率越高,越注重环境保护,环境人口容量越大。(正相关)

③生活消费水平越高,对资源需求量越大,环境人口容量越小。(负相关)

7.城市功能分区

①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②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③商业区: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还有市政与公共服务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城市绿化区、特殊功能区等。

8.城市空间结构

I.形成原因:a.历史因素;b.经济因素(付租能力的差异);c.社会因素

II.城市空间结构模式:a.同心圆模式;b.扇形模式;c.多核心模式

9.城市等级划分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10.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关系

城市等级

城市数目

距离

规模

提供职能级别

提供职能种类

服务范围

11.城市化

I.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又叫城镇化。

II.城市化过程阶段: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其中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不同表现阶段。

III.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早晚

起步早

起步晚

快慢

发展慢,甚至停滞,出现郊区和城市人口“钟摆式”移动

发展快,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城市化水平

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80%以上

低,城市人口比重不足40%

城市化发展的合理性

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一些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大中小城市发展相对合理

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城市人口增长超过了经济和环境的承载力,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城市发展不合理

IV.我国城市化特点:起步晚;发展速度快;东西发展不平衡。

V.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1)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城市热岛效应;2)破坏原有河网系统,使城市水系紊乱,河道水质恶化;3)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干扰和破坏了地区环境生态。

VI.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形成功能分区;2)改变居民就业方式,区域产业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传统农业社会演化为工业社会;3)原先的乡村景观成为城市景观;4)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强;5)影响和改变地方文化,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的渗透,强化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专题二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1.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①地形:平原地形平坦,耕地集中成片,便于耕作,但不利于多种经营;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分布在河谷),但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副业、立体农业,发展多种经营的立体农业;②气候:通过热量、光照、降水、昼夜温差等气候要素及气象灾害影响影响农业;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农业产量主要受热量影响;农作物的种植方式主要受降水的影响;③土壤:土壤的酸碱性、肥力、土层的厚度、土壤的质地等都影响作物的产量、宜种作物;土壤肥沃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如:东北平原的黑土、华北平原的钙质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的水稻土、四川盆地的紫色土、东南丘陵的酸性红壤;酸性土壤宜种茶树、杨梅、茶树、马尾松、杉树、柑橘,碱性土壤宜种花生、甜菜、沙棘、枸杞;④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①交通运输:交通通达度、运输方式的改善及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市场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主要影响商品农业;

②市场:市场的需求量、市场距离,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③科技:改良耕作制度、提高机械化水平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化肥、培育良种使单产量提高;④劳动力:劳动力素质、劳动力数量影响农业生产的数量和规模;⑤政府政策:影响作物种类、播种面积、产量;⑥土地:人少地多、土地租金低、机械化水平高;人多地少、种植单产高的农作物;⑦工业:工业为农业提供农业机械、化肥及电力;⑧历史基础、传统耕作经验、饮食习惯。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I.混合农业

特点①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③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④经营方式以家庭农场为主,规模大、科技水平高,机械化水平高,产品面向市场

形成条件:地势平坦;草原辽阔;地下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政府政策支持。

II.季风水田农业

特点:①水利工程量大②小农经营③单产高④商品率低⑤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形成条件:自然因素:①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或雨热同期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有肥沃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低缓的丘陵,地形平坦开阔③土壤肥沃、土层深厚④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②人口稠密,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③交通便利④栽培历史悠久,精耕细作,经验丰富⑤饮食习惯

III.商品谷物农业

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和科技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

形成条件:自然因素:①夏季高温,雨热充足,降水丰富②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大

③土层深厚、肥沃④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②机械化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③交通运输便利④市场广阔⑤工业基础雄厚⑥农业科学技术先进⑦国家政策扶持

IV.大牧场放牧业

特点:①属密集农业和商品农业②地广人稀,以茂盛的天然草场为主③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科技和专业化程度高④产品以牛肉、皮毛为主,面向国际市场,商品率高

形成条件:自然因素:①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和湿润②天然草场茂盛、面积大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②距离海港近③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和冷藏技术的进步

V.乳畜业

特点:①属密集农业和商品农业②城市、人口密集,以人工草场和人工饲养为主③生产规模较小,机械化、科技和集约化程度高④产品以奶、肉为主,面向城市人口生活需要的国内市场,商品率高

形成条件:自然因素:①纬度高,气温低,光照弱,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②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形平坦,草场面积广阔③平原面积广,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因素:①工业发达,城市密集,非农人口比重大,乳畜产品消费市场广阔;邻近城市密集的市场地,人口,消费市场广阔②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和冷藏技术的进步

③经济发达,饲料供应充足

3.工业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①地理位置②土地(地形)③水源:距水源地远近,是否丰富、便利,是否有廉价的水运④资源⑤能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地热能等

经济因素:①原料、燃料:距产地远近,丰富的程度②市场③交通、信息④科学技术

⑤劳动力:是否丰富、素质高低、是否廉价⑥农业或工业基础好坏⑦土地租金:城市的外围,土地租金低

社会因素:①国家政策扶持、鼓励②社会协作条件:包括基础设施和生产协作条件③解决就业④工业惯性: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由于搬迁费用、政府干预、对当地经济的影响等因素仍留在那里⑤历史条件⑥个人情感偏好⑦军事因素

环境因素:①大气污染②水体污染③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④对新兴工业环境要求是气候宜人、空气洁净、环境优美

4.工业地域

(1)按形成分类

形成类型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形成原因

有投人—产出联系的工厂自发地在地域上相互接近,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从而形成工业地域

把生产上投入一产出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为的是共用基础设施,而形成工业地域

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

工业联系

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密切

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密切

空间和信息利用的工业联系

发展潜力

多为传统工业,

结构较单一,改造困难

经济、环境效益较高

经济、环境效益较高

(2)按发育程度分类

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多为原料加工型,轻工业食品工业点(面粉厂、制糖厂、糕点厂、糖果厂)

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钢铁工业区、石油化工区、机械制造工业区

5.传统工业——德国鲁尔区

区位条件(1)自然因素:①平原地形,适合建筑用地;②气候温和,降水丰富;③莱茵河及支流鲁尔河流经,河网密布,水源充沛;

(2)社会经济因素:①煤铁资源丰富(鲁尔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②距铁矿区近(法国东北部的洛林铁矿);③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和四条人工运河,河网密布,还能实现河海联运,水陆交通便捷;④德国和西欧工业发达,市场广阔;⑤经济开发早;⑥农业基础雄厚,本区是德国重要的小麦、甜菜产区和畜牧业区,为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⑦劳动力和技术因素:本区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高,是发展现代工业极为有利的条件;⑧社会协作条件:本区工业部门齐全,基础设施完善,社会协作条件好,工业集聚效益显著。

发展特点:①时间早——形成于第一、二次技术革命期间;②区位优——般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③结构重——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④规模大——以大型企业为核心,工业分布高度集聚而成;⑤经历久——历经繁荣、衰落、整治、再繁荣等发展历程。

发展问题:(20世纪70年代)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⑤环境污染严重

解决措施: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②调整工业布局:压缩煤炭、钢铁工业数量,扩大规模;将钢铁工业集中到西部,就近获得铁矿石,并将高炉建到荷兰,把生铁从荷兰运到鲁尔区进行深加工;降低成本,充分发挥邻近地区的区位优势,使工业布局适当分散,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③拓展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交通网,扩宽经济腹地范围;④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繁荣经济;⑤消除污染,关闭或转移一些污染严重又无法治理的企业,植树种草,美化环境。

6.意大利新工业区

优势条件:①大批廉价劳动力②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张价③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

④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⑤政府的大力支持⑥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交通便利

生产特点①时间新:20世纪50年代之后②部门新:毛纺、自动化设备、食品等传统轻工业为主

③规模小:中小型企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④地区新:分布在没有传统工业优势的小城镇或农村

⑤资本集中程度低

存在问题:①无传统工业基础②早期企业之间缺少联系

整治措施:工业小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独特发展模式

①工业小区定义: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比较稳定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②发展措施A.重视专业分工B.重视团结协作C.形成了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7.高技术工业区——美国硅谷

区位条件(1)自然条件:①位于美国旧金山东南部,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旧金山湾,地理位置优越;②属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气候宜人;③清洁优美的环境;

(2)社会经济因素:①科技教育发达,劳动力科技水平高(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②基础设施完善,快速便捷的交通条件(高速公路、航空港);③稳定的军事定货(美国硅谷);④“硅谷”文化广泛的包容性及其推崇创业、宽容失败、鼓励冒险的社会文化观念,也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创新和奋斗精神,为“硅谷”企业注人了强大的活力。

生产特点:①从业人员知识技术水平高、比例高②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③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发展问题:①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②劳动力价格高③交通拥挤,环境压力增大

整治措施:①调整产业布局,将新工厂转移到内地的德克萨斯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便宜的优势条件②完善基础设施,美化环境

8.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⑴农业生产的发展会引起自然植被、地表环境以及地表辐射特性和自然界的碳循环等发生改变。例如:热带地区原始森林的滥砍滥伐,人类在获取木材和耕地的同时,使自然界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破坏;⑵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例如:在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会引起草场退化,甚至荒漠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由于采取漫灌等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会导致土壤盐渍化;⑶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产量,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带来某些负面影响。例如:大量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广泛使用杀虫农药,导致农产品和土壤遭受污染。

9.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⑴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⑵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10.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优点

缺点

最佳运输对象

铁路运输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大量、笨重、长途运输,如矿石、牲畜、金属等

公路运输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短途、量小及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和鲜货

水路运输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运费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大宗笨重、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粮食、矿产等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

管道运输

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少、连续性强;昼夜持续运输、运量大;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气体、液体状货物

1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的变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水运为主的时代,城市多沿河、沿海分布(例如重庆、宜昌、武汉和南京);公路和铁路运输为主的时代,城市多沿交通干线(铁路或公路)两侧不断地延伸和扩展(如石家庄、郑州);现代快捷交通(高速公路)运输时代和高速铁路运输时代,城市分布灵活多变。

1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山区因为人口密度小,交通不便(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所以网点密度小,规模小,形式大多是小商店或流动摊点;平原地区与之相反。

专题三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人地关系思想演变

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论→人地和谐论

2.环境问题表现

(1)资源问题

A.资源短缺B.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

(2)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次生盐碱化、森林锐减及导致的调节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等。

3.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I.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II.内涵: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

III.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IV.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从观念走向实践——循环经济ⅰ思想观念的转变:从传统发展观向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ⅱ调整人类行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公众行为;ⅲ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发展循环经济①实现产业(经济)结构多元化,带动更多产业发展;②实现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获得更多经济收入;③最大限度地利用物质和能量,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④实现了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的循环、重复利用、再生利用、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⑤实现经济生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相结合;ⅳ循环经济在工业生产上的体现——清洁生产;ⅴ循环经济在农业生产上的体现——生态农业。

《地理3》

专题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社会效益: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进一步改善供水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

经济效益:南水北调工程全面实施后,年均调水量亿~亿立方米,有效利用水量亿~亿立方米,可大大促进供水区的经济发展。

生态效益:增加供水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进一步地扩大,控制地面沉降。

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1.长江径流量减少,特别是枯水季节,长江径流量减少后,海水将会上溯,引起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2.径流量减少有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3.调水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4.由于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5.由于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西气东输工程影响

有利影响:

东部:不仅可以使东部地区用上廉价的能源,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逐步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比例,从而改善东部的环境状况。

西部: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西气东输工程带来的大量投资,也将改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并使沿线地区成为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从而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输气管道经过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因而要求在施工中十分注意对当地环境的保护。

西电东送意义:保证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

2.产业转移

原因:①降低成本②开拓市场③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影响: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

专题二区域可持续发展

1.荒漠化的成因、危害及治理

概念

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主要表现在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成因

自然

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②地表有深厚沙质沉积物,土质疏松,抗侵蚀力弱;③风力大,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地势平坦对风的阻挡作用小;④植被覆盖率低,、地表裸露对地表的保护作用弱。

人为

①过渡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渡农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合理;⑤开矿、交通线等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对地表及植被的破坏作用。

危害

①荒漠化破坏植被和地表形态,使耕地、林地、草地退化,面积减少;②表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的自然生产潜力下降,也使草场质量下降,农业减产甚至绝收,继而引发饥荒;③土地荒漠化造成细沙裸露地表,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沙尘暴现象加剧;④使村镇、铁路、水库及灌渠等受到风沙的威胁,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防治

重点

①半干旱农牧过渡和干旱农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相结合。

②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措施

①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早期预警机制,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加强监控力度;②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相结合;③利用技术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④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营造薪炭林、发展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以减少因能源短缺而造成的生态破坏;⑤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即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节水农业。

2.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和解决措施

成因:自然:①降水:季风气候降水多、变率大,夏季多暴雨,冲刷、侵蚀作用强;②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势起伏大,坡度陡,坡面物质不稳定;③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地面裸露,植被对地面保护和涵养水源能力差;④土壤: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遇水易崩解(黄土高原)、土层薄(云贵高原),抗蚀能力低;⑤滑坡、塌陷、泥石流频繁多发,加剧水土流失。

人为:①植被破坏:乱铲草皮、伐木烧薪、过度樵采;②不合理耕作方式、灌溉制度、过度放牧、陡坡垦耕、过度开垦、草地垦耕、毁林开荒;③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露天开矿,开挖表土、弃土、弃渣,建窑洞、修路、修水利等对地表结构及植被的破坏。

危害:①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②沟谷侵蚀加剧,土地崩塌,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耕地减少,危机人类生存空间;③表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贫瘠,农业生产力不高,农业减产;④河流径流量季节变率加大,含沙量增高,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增加抗洪难度;⑤水库淤积,库容减少,降低蓄洪标准及防洪能力,洪涝灾害加剧;⑥交通阻隔,城市受损,制约经济发展。

解决措施:①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合理利用土地,因地制宜,农林牧综合发展;②压缩农业用地,建设稳产高产农田;③兴修水库,修建梯田,打坝淤地等工程措施;④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通过合理载牧、轮封轮牧等措施,适当压缩牲畜的数量,提高牲畜质量,积极建设人工草场;⑤扩大林草种植面积,退耕还林、还草,因地制宜地营造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提高水土保持能力;⑥开矿时要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发复垦工作。

3.湿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①由于过度围垦、泥沙淤积导致湿地减少,功能退化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恢复和重建湿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②水质污染问题突出防治水污染。③滥捕滥猎、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4.森林的生态价值

①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②气: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③净:吸碳放氧、净化空气;④美:增加绿地,美化环境,提供旅游休闲场所;⑤物:为动物提供栖息地,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⑥尘:吸烟除尘、减轻污染,减弱噪音;⑦沙:降低风速、防风固沙。

5.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①调节全球气候,影响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

6.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气候,养分流失过多,土壤一般很贫瘠;(2)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植被最容易遭受破坏;(3)雨林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很难恢复。

7.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田纳西河流域特征

流域开发方向

地形

多山,地形起伏较大

陆路交通不便,但水运突出,修建船闸和水库,发展航运;水能丰富,水能开发,建水电站

气候

属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热、水较丰富

较早成为发达农业区(流域内光、热、水较丰富)

降水季节变化大(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

流量不稳定,给航运带来困难,需将修水库和船闸相结合;降水季节变化与农作物的季节需水相矛盾,修水库蓄水,解决降水与灌溉的矛盾

水系

优点:支流多,水系发达,水量丰富

大部分可通航,通航里程长,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缺点:地形起伏大,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航运不便,需修水库,建船闸,促航运

矿产

非常丰富,有煤、铁、铜、锌、磷、云母等

利于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发展,但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8.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措施①河流综合开发的核心——梯级开发,实现了防洪、航运、发电、改善水质、旅游、土地利用、根治洪灾、形成“工业走廊”等综合效益,促进了三大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②利用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③既要对流域内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减少河流含沙量,提高防洪能力,还要对流域内污染进行治理,保护水质、安全供水。

9.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地形、气候、水源、降水、土壤、工业基础、交通联系等。

10.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及存在问题

农业生产区域

商品粮耕作农业区

畜牧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主要分布地区

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山地、丘陵地区,包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

主要问题

热量不足

土地沙漠化

采育失调、采伐为主

解决措施

改良品种和技术创新

退耕还林、还草

营林、育林

11.能源资源

按能否再生,可分为能够不断得到补充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如风能;须经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而无法在短期内再生的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等。

按来源分,一是来自太阳的能量,包括太阳辐射能和间接来自太阳能的煤炭、生物能等;二是蕴藏于地球内部的地热能,三是各种核燃料,即原子核能;四是月亮、太阳等天体对地球的相互吸引所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按形成,可分为从自然界直接取得且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一次能源或初级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经过自然的或人工的加工转换成另一形态的二次能源,如电能、汽油、柴油、酒精、煤气、热水氢能等。

12.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I.开发优势条件:①资源状况煤炭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

②市场状况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随着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还会继续增加,能源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广阔;

③区位状况地处我国中部地区,距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近,输煤、输电的距离较近,交通比较便利。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不利条件:①水源不足;②交通条件不能满足需要。

II.山西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⑴煤炭外运能力不足:①煤炭运输量大;②山西省地理位置封闭,西有黄河,东是太行山,南是黄河,北有干旱的荒漠,不利于晋煤外运;(2)产业结构单一;(3)水资源短缺;(4)产生环境问题:生态破坏(地表被破坏)和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

III.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

(1)科学规划开采资源,扩大煤炭开采量;(2)大力发展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线路建设,提高晋煤外运能力;(3)依靠科技,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①大力发展坑口电站:变运煤为输电;②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焦炭;(4)能源的综合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①调整产业结构,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为主的钢铁、炼铝、化学、建材等多行业共同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降低重化工业比重,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升级;②围绕主体能源(煤),延长产业链,建立多品种、多层次的产业体系,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5)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A.提高煤的利用技术;B.调整产业结构;C.“三废”的治理;D.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

13.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I.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改革开放初期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

II.主要问题:①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不高,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③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大量占用耕地,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III.解决措施:①推动产业的整合和升级,加强地域分工②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乡空间结构③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④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城乡环境⑤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合作,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

专题三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资源普查矿产、水、土地、森林草场、野生动物资源等,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

灾害监测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有助与防灾减灾。

环境监测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环境污染、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海上冰山漂流。

2.全球定位系统(GPS)

I.全球定位系统(GPS)包括绕地球运行的24颗卫星,它们均匀地分布在6个轨道上。接收仪中的电脑只要选取4颗或4颗以上卫星发出的信号进行分析,就能确定接收仪持有者的位置。

II.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⑴军事是GPS技术最早的应用领域⑵民用GPS主要用于交通车辆导航管理、航空器的定位及导航,以及大地测量、野外勘探、紧急求援、旅游探险、农业监控、生态研究等方面⑶航海是GPS导航应用的最大用户⑷GPS空中导航⑸GPS还能应用于旅游探险等

3.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等,能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地物空间分布及位置分析、趋势分析、模式分析,以及模拟结果等。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hongf.com/dzpw/96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